魔羯的流星到底是什么?
“魔羯的流星”常被误认为是某颗单独划过夜空的亮星,其实它指的是摩羯座流星雨(Capricornids)。这场流星雨并非像英仙座那样流量巨大,却以火流星比例高、轨迹长、颜色偏橙而著称。国际流星组织(IMO)把它细分为α-Capricornids、β-Capricornids等子群,辐射点都位于摩羯座与天鹰座交界处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摩羯座流星雨观测时间表
想抓住“魔羯的流星”,先记住下面这张时间卡:
- 活跃期:每年7月3日—8月15日
- 极大日:7月29日—30日(北京时间)
- 最佳观测窗口:地方时22:30—次日03:30,辐射点高度≥30°
- ZHR(天顶每小时出现率):5—9颗,火流星占比可达15%
由于流量不大,建议连续观测3晚以上,避开月光干扰的“暗夜时段”成功率更高。
为什么火流星特别多?
自问:同样是流星雨,为何摩羯座更容易出现火流星?
自答:母体彗星169P/NEAT轨道上的尘埃颗粒以低速(约23 km/s)进入大气层,动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更高;加上颗粒本身富含钠、镁元素,燃烧时呈现橙黄色,亮度常达-3等以上,肉眼即可看到持续1—2秒的“尾迹云”。
观测装备与地点选择
零装备也能看?
可以,但躺椅+红光手电+防蚊水能显著提升体验。
进阶装备清单
- 广角相机+大光圈镜头:f/1.8、ISO 3200、20秒曝光起步
- 星野赤道仪:追踪辐射点,避免拖尾
- 流星无线电接收:白天或阴雨天也能“听”流星
地点打分表
地点类型 | 光害等级 | 视野开阔度 | 综合评分 |
---|---|---|---|
城市郊区 | 4级 | 70% | ★★★☆ |
高山营地 | 2级 | 90% | ★★★★★ |
海边沙滩 | 3级 | 85% | ★★★★ |
如何用手机拍到魔羯的流星?
步骤拆解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打开专业模式,手动对焦无穷远
- 快门15—25秒,ISO 1600—3200
- 使用间隔拍摄APP,连续拍200张以上,后期堆栈
- 把辐射点放在画面1/3处,留足流星尾迹空间
提示:若手机不支持长曝光,可下载“流星相机”类APP,利用算法实时叠加。
常见疑问快答
Q:7月底天气闷热,会不会影响观测?
A:湿度高会导致大气透明度下降,选择海拔1000米以上或干燥内陆即可规避。
Q:火流星会砸到人吗?
A:绝大多数火流星在80—50公里高空完全烧蚀,真正落地的陨石概率低于一亿分之一。
Q:摩羯座流星雨和“南宝瓶δ”时间重叠,如何区分?
A:看辐射点位置——摩羯座流星轨迹反向延长线交汇于摩羯座α星附近,而南宝瓶δ交汇于宝瓶座δ星附近,相隔约20°。
延伸体验:把流星写进日记
记录模板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时间:202X年7月30日 01:15
坐标:北纬30°12′ 海拔1150m
天顶:透明度5级,视宁度4级
亮点:01:22出现一颗-4等火流星,尾迹残留3秒,颜色橙红,疑似β-Capricornids群
坚持三年,你就能拥有一份个人专属流星数据库,未来预测极大日会更精准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