黏双鱼是什么_黏双鱼怎么做

新网编辑 11 0

什么是黏双鱼?

黏双鱼是一道流行于江浙沿海的传统小吃,**以新鲜小黄鱼或梅子鱼为主料**,裹上薄薄一层糯米粉后下锅油炸,成品外酥里嫩、鱼香四溢,因两条鱼黏在一起下锅而得名。 —— **常见疑问:黏双鱼和炸鱼排有什么区别?** 炸鱼排多用大块鱼肉拍粉后油炸,口感偏干;黏双鱼则保留整条小鱼,**鱼骨酥软可食**,糯米粉层极薄,咬开时带轻微拉丝,更显鲜甜。

黏双鱼的历史渊源

相传清末舟山渔民出海前,为节省燃料,将两条小黄鱼中间抹少许糯米粉后一同下锅,**一次炸熟两条**,既省时又省油。后来码头小贩改良配方,加入葱姜汁去腥,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街头小吃。 —— **关键演变节点** - 年代:民国初期传入上海城隍庙 - 创新:糯米粉里掺入少量澄粉,外壳更脆 - 传播:世纪年代随舟山海鲜干货一起走向全国

制作黏双鱼的必备食材

**主料** - 小黄鱼或梅子鱼:每条重约50克,**鱼身完整无破肚** - 水磨糯米粉:颗粒细腻,黏性好 **辅料** - 葱姜汁:去腥提鲜 - 盐、白胡椒粉:基础调味 - 冰水:让外壳更脆 **可选升级** - 花椒粉:增添微麻尾韵 - 啤酒:替代清水调糊,气泡使外壳蓬松

家庭版黏双鱼详细步骤

步骤一:处理鱼身

1. 剪掉鱼鳍,**从鱼鳃处拉出内脏**,保留鱼鳞(鱼鳞炸后更酥) 2. 流水冲净血线,厨房纸吸干水分

步骤二:腌制入味

- 比例:每500克鱼放3克盐、2克白胡椒粉、1勺葱姜汁 - 时间:**冷藏腌制20分钟**,过长会导致鱼肉发柴

步骤三:调制裹粉

- 糯米粉与澄粉按4:1混合 - 分次加入冰水,**调成酸奶般流动状态** - 静置5分钟让粉类充分吸水

步骤四:黏合与油炸

1. 将两条鱼背部相对,中间抹一薄层粉糊 2. 油温升至170℃,**鱼身先裹一层粉再下锅** 3. 定型后轻晃锅防粘,**全程中火炸3分钟** 4. 捞出升温至190℃,复炸30秒逼出余油

专业摊位的隐藏技巧

- **鱼鳞保留**:家庭制作常去鳞,但摊位保留鱼鳞,炸后形成天然“盔甲” - **二次挂糊**:第一次炸后稍晾,再裹极薄一层粉糊复炸,外壳更脆 - **控油姿势**:出锅后竖立放置,让油从鱼嘴流出,减少油腻感

常见失败原因与对策

**问题1:鱼肉散开** 原因:鱼身水分未吸干,油炸时爆皮 对策:用厨房纸反复按压,**确保表面完全干燥** **问题2:外壳过厚** 原因:粉糊太稠或裹粉过多 对策:粉糊滴落时能形成短暂堆叠即可 **问题3:回软快** 原因:未复炸或存放密封 对策:190℃复炸30秒,**食用前敞开晾凉**

创意吃法延伸

- **椒盐版**:炸好后趁热撒椒盐、九层碎 - **糖醋版**:锅中留底油,爆香蒜末,倒入2勺糖、3勺醋、半勺生抽,收汁后淋在鱼上 - **海苔肉松版**:将黏双鱼压碎,与海苔肉松拌匀,可作下酒小菜

如何挑选适合的小黄鱼

- **看眼睛**:清澈凸出,无浑浊凹陷 - **摸鱼鳃**:鲜红湿润,无异味 - **按鱼身**:弹性好,指压后迅速回弹 - **闻气味**:淡淡海水味,无腥臭味

保存与再加热建议

**短期保存**:炸好后完全冷却,放入铺有厨房纸的密封盒,冷藏可存2天 **再加热**:烤箱180℃烤5分钟,或空气炸锅160℃加热3分钟,**避免微波导致回软**

黏双鱼的方言趣谈

舟山老渔民称它为“**双背鱼**”,宁波人叫“**对鱼**”,台州沿海则喊“**黏壳郎**”。无论名字如何变化,**“两条鱼不分家”**的寓意始终未变,象征出海平安、满载而归。
黏双鱼是什么_黏双鱼怎么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